::: 最新消息

發佈日期:2018-09-11
發布單位:嘉義大學
類  別:新聞剪報
標  題:白蝦養殖陷瓶頸 待政府補助、輔導

新聞日期:2018/09/11

新聞出處:自由電子報

新聞標題:白蝦養殖陷瓶頸 待政府補助、輔導

新聞內容:

白蝦養殖連三年亮紅燈,雲嘉地區更是明顯,年產量從二一五年八千公噸,降至今年估計二千至二千五百公噸,多數養殖戶處於虧損累累狀態,如何幫白蝦養殖產業找到活路?對此,嘉義大學水生生物科學系副教授陳哲俊建議,政府比照補助農業設施栽培來補助白蝦設施養殖,就不用怕下大雨,可阻絕病毒,健康蝦苗和好水源才能竟全功。

縣府農業處副處長李建霖說,蝦屬無脊椎動物,對特異性免疫反應弱,一染病容易造成高死亡率,還有氣候及水質的劇變造成蝦體的緊迫而誘發疾病,以台灣現行看天吃飯的養殖方式,想提高育成率有其難度,建議學術研究單位以設施設備提升方式(如溫室),引進無特定病原蝦苗,減少帶原疾病的感染,降低環境變化的緊迫,打造高育成率養殖環境模式,技術轉移給漁民。

嘉義縣養殖漁業生產區發展協會執行長陳泓碩表示,白蝦養殖三大關鍵為蝦苗健康度、氣候、養殖環境,漁政單位這幾年雖大力推動健康蝦苗,但數量有限且價格高,不少漁民無法接受,有待政府宣導。

他說,良好養殖環境最關鍵的水源部分需要政府全力支持,建議朝廣闢滯洪池規劃,一來解決平原、沿海地區淹水問題,二來這些水可引為灌溉、養殖用水,減少抽取地下水,更有利種植和養殖。

白蝦大盤商蔡義柏強調,中南美洲是台灣白蝦主要進口地區,當地由財團經營,採用夏威夷進口的無毒蝦母育種,育成率可達八成,反觀台灣因近親繁殖,蝦苗往往帶著病毒,育成率逾一成者寥寥無幾,呼籲政府將無毒蝦母列入主要政策,讓漁民有活路,保護產業鏈。

*

*
回上一頁 回上一頁